盘活闲置土地,三产融合圆古村强农致富梦 他们是古村产业的行家里手

编者按:有一群人,他们是古村产业的行家里手,点缀在广东的强农乡间田野,活跃在农业产业链上,致富在乡村振兴路上成就了自己,盘活帮助了他人,闲置他们就是土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农村乡土专家”。在推动产业发展中,产融他们积极对接农业科技特派员,合圆服务典型村,古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强农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今年4月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启动了“万名乡土专家服务‘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本期选播的优秀案例,是河源市乡土专家葛小毛在政策引领下,流转盘活闲置土地,创新百香果种植技术,带动农户大力发展百香果产业实现增产增收,走上三产融合发展强农兴村富民之路。
百香果是和平县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水果,是市场上颇受消费者欢迎的水果新宠。
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气候环境独特,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传统农业生产大县。近年来,该县抓住“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机遇,按照“重特色、上规模、强品牌、抓转化”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百香果等具有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因势利导,推动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优势转化,带动农户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百香果已经发展成为和平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以大坝镇万亩百香果基地为核心,覆盖全县多个乡镇的发展格局。据统计,目前全县百香果种植面积约为3.3万亩,覆盖全县17个镇,主要分布在大坝镇、青州镇、东水镇等地,其中5亩以上种植户达300户,年产量近3.2万吨。
政策引领,种植百香果圆了致富梦
一果香产业旺,小小百香果圆了大坝镇水背村的致富梦。
水背村是和平县大坝镇的一个传统古村落,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近年来,水背村以发展百香果产业为抓手,打造集百香果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闯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发展百香果种植,也种下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梦想。而带领村民圆梦的这个引路人,正是乡土专家葛小毛。在政策引领下,葛小毛打破传统思维,盘活连片闲置土地,让曾经被丢荒的土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长出增收致富的“金果子”,让水背村这个古村落多年的梦想得以成真。
右二为乡土专家葛小毛
2018年,葛小毛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扎根大坝镇水背村,注册成立广东古树缘生态农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古树缘公司),致力于和平县百香果产业发展,以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打造“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乡村农旅”综合体,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和平是典型边远山区,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空间获取更大收益?在生产种植过程中,葛小毛打破传统种植思维,通过“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集中流转闲置土地680亩,在水背村建立百香果种植示范园。期间,他发明了一种减少占地且种植效益高的百香果种植架和一种便于通风釆光的百香果种植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型专利。同时创新种植方法,釆用一年一种,大棚育苗,待苗高100厘米左右时再移至大田种植的新种法。通过这种方法种植,果苗抗病力强、挂果早、果品好、产量高,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挂果,当年收益,增产增收,极大地增强了农户信心和种植积极性。
据了解,目前示范园采取一年一种的模式,主要种植黄金百香果和紫色百香果两个品种,已发展成为和平县百香果主要种植基地之一。“我们水背村示范基地种了300亩黄金百香果,同时在百香果的行距之间种一些西瓜、芋头、生姜等,以此来保证增产增收。”葛小毛说。
作为乡土专家,葛小毛对百香果的种植管理有一定研究和专长。他认为,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宜种植百香果,但在和平发展百香果种植有着得天独厚地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靠北的地方太冷,光照少,种出来的果子会比较酸,冬天的时候果苗甚至会被霜冻死;而靠南的地方又太热,果苗只开花不结果。和平经纬度合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是全国为数不多适宜种植百香果的地方。”同时“由于北方市场空缺,加上消费者喜欢,再加上和平独特的地理优势,黄金百香果这个产业是有前景的。”面对绿水青山,坐拥天时地利,葛小毛对在当地发展百香果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葛小毛充分发挥乡土专家的技术优势和创新思维,在水背村示范基地培育优质黄金百香果钦蜜9号种苗,不定期组织农户培训百香果种植、管理技术,为果农免费提供技术帮扶。通过县级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为更多农户开展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学习电子商务知识,提升农民农业科学技术能力和网络销售能力。随着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优质品种的开发培育,百香果作为和平县近几年新兴的水果,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农户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受访者供图
“‘公司+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受到了农户的欢迎。通过这种发展模式,水背村集体每年可以增加30万元收入,农户除了可以得到稳定的租金收益之外,还可以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实现增产增收。”百香果产业发展效益凸显,葛小毛有了更大的想法,古树缘公司正在进一步补扩大种植规模,在全县种植1000亩百香果,带动更多农户圆梦。
三产融合,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一果香引万客来,产业兴旺有奔头。
近年来,为做大做强大农业特色产业,和平将百香果产业作为全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主攻方向,以大坝镇为核心区,建设万亩百香果种植基地,加大百香果种植基地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百香果种植基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技术新种法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全县百香果种植技术,同时,加强百香果加工企业的引进与合作,延长百香果产业链,着力推动百香果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葛小毛为负责人的古树缘公司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时俱进,在扩大百香果种植规模的同时,加大投入对水背村示范基地进行升级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延伸产业链,向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业、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集农业休闲观光、田园景色、园林经济、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园示范区。
葛小毛介绍,该产业园总投资1500万元,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形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百香果种植600余亩,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仅产业园每年给村集体固定分红12万元,同时提供近40个就业岗位,每年种植期、除草期、采摘期带动村民就业1580人次,大大促进当地村集体、村民增收及农业增效,发展成效日益凸显。
经过多年融合发展,目前古树缘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生态旅游开发、森林康养、生态林业开发、现代农业产业开发的多元化发展的实体企业,成功打造出了以百香果产业发展为主要特色的“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乡村农旅”综合体,并已获得“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等荣誉。
如今,水背村的连片百香果产业园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据了解,以“农业+旅游”为发展思路,“古树缘”百香果农业观光园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观赏,年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旅游增收约200万元,带动了大坝镇农产品、土特产销售,饮食行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曾凡美
【来源】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关文章
-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喻 松 通讯员郝春燕)4月30日上午,滁州经开区管委会联合市卫健委举办“健康工作安全同行”职工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竞赛,8支企业代表队通过知识竞答、实操比拼展开角2025-05-09
- 连州迎春晚会开唱,诚邀大湾区人民来连州过大年!_南方+_南方plus2月5日晚,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连州市迎春晚会在连州市体育中心举办。通过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表演,向市民群2025-05-09
- 2.3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饲料发酵过程中,芽孢杆菌的作用主要是消耗物料中的氧气为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提供厌氧环境。芽孢杆菌在发酵过程中耗氧产热使料温上升有利于乳酸菌和酵母菌更快地进行繁殖代2025-05-09
- 2)超声功率对黑变红枣枣皮类黑精提取效果的影响超声功率对类黑精提取效果的影响如图3所示,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类黑精的提取效果也越来越好,吸光度不断提高,但当功率高于90W时,高功率的超声波会放出大量的2025-05-09
- 据海关统计,2024年全年,宿州市进出口总值65.6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0.9%。其中,进口5.1亿元,下降12.9%;出口60.5亿元,增长0.3%。2024年全年,宿州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025-05-09
- 2023年度“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名单公示_南方+_南方plus为持续推进“粤字号”品牌强农有关工作,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助力“百千万工程”,围绕《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2025-05-09
最新评论